MCPLive > 杂志文章 > 笔记本电脑接口设计那些事儿

笔记本电脑接口设计那些事儿

2012-08-30苏驰《微型计算机》2012年8月上

很多人都认为设计师这个行业潇洒而神秘,但谁又知道其中的纠结呢?曾有人形容产品设计师的工作就是两个字:纠结。设计师在完成每个产品的设计时总是在放弃和保留之间纠结。比如仅仅笔记本电脑的接口设计和布局,自笔记本电脑诞生之日起,几乎就让设计师们一直来回纠结。为了兼顾笔记本的散热、便携性和性能,设计师不得不见缝插针来安置接口,这也导致了很多不合理的设计。常见的莫过于接口之间的冲突,在我们的测试过程中,时不时会有笔记本电脑的两个USB接口由于彼此靠得太近,结果导致两个接口不能同时使用的窘境出现。

对于空间愈发捉襟见肘的笔记本电脑而言,这样的场面越来越常见。
对于空间愈发捉襟见肘的笔记本电脑而言,这样的场面越来越常见。

即便这种见缝插针的作法,在超轻薄已然成为主角的今天似乎也越来越行不通了—随着CPU节能、散热技术,以及电池技术的发展,原本微不足道的接口厚度也已经逐渐影响笔记本电脑的轻薄化发展进程。接口取舍问题再次成为了设计师的纠结关键点。

虽然轻薄到犀利,但MacBook Air的接口数量一直是竞争对手诟病的关键点。
虽然轻薄到犀利,但MacBook Air的接口数量一直是竞争对手诟病的关键点。

苹果MacBook Air虽然开启了笔记本电脑的“刀锋”时代,但它的接口仅仅有四个(USB接口、耳机、Micro-DVI),虽然这样的设计让机身更轻薄,外观也更美,但事实上这样大幅度简化了接口,对于实际使用者来说简直就是恶梦—比如USB接口太少,接上一个USB鼠标后就没有USB接口可用,再想使用别的设备只能拔掉这个设备。USB扩展器?如果要求不高是没啥问题,不过它通常伴随着多个设备同时使用时供电不足的问题。我相信当初决定采用这样的设计,设计者也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毕竟用户希望笔记本电脑能更加轻薄,但又不希望放弃方便的接口。笔记本在轻薄与接口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必须调和的时间点。

前不久,宏碁Aspire S5以其对接口的创意处理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什么样的处理方式,咱们这里卖个关子先。至少,这种处理让轻薄和接口的矛盾不再那么突出。那么,如何让轻薄与接口兼得呢?历史上的设计师是通过什么天才的创意来做到这点的呢?

扩展坞——接口集结号

为了满足轻薄的产品特性,设计者不得不针对轻薄笔记本电脑的接口进行取舍,却给用户在使用上带来了相当多的不便。如何缓解这个矛盾呢?当笔记本的部件再也无法满足设计师越来越苛刻的机身厚度要求后,设计师只有费劲九牛二虎之力去寻找佳部件来完成。上个世纪90年代末,IBM ThinkPad设计者灵光一闪:能不能将不常用的接口集中到一个外设上,在需要的时候与笔记本电脑相连,这样就可以解决在保持产品便捷性的同时又可以弥补接口扩展不足的问题。在这种构思下,扩展坞诞生了!

ThinkPad率先将扩展坞带到笔记本电脑上
ThinkPad率先将扩展坞带到笔记本电脑上

扩展坞顾名思义就是用来扩展笔记本电脑外部接口以及功能的外部设备。通过扩展坞上提供的接口以及设备,用户可以连接多种外部设备(软驱、键盘、打印机……)。这样,扩展坞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轻巧型笔记本电脑本身携带附件以及接口较少的缺陷,使得笔记本电脑用户从此能获得像使用台式机一样的便捷。

各家笔记本电脑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扩展坞。
各家笔记本电脑厂商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扩展坞。

由ThinkPad 570开始,ThinkPad推出了扩展坞,让笔记本电脑在不移动的时候具有同大尺寸全功能笔记本电脑一样的扩展性和易用性。后来,ThinkPad在X系列笔记本电脑上增加了一个UltraBase X2 Media Slice选件,使其可以安装各种IBM Ultrabay 2000选件,例如光驱或2X SuperDisk驱动器或使用第二块硬盘适配器添加额外硬盘等等,扩展性更强。扩展坞这种设计极大地弥补了轻薄笔记本电脑本身携带附件较少的缺陷,让用户在办公室里能够享受到台式机一样的便利和舒适,在移动办公时又能发挥笔记本的便携性,因此被慢慢应用到商务笔记本领域。如今,笔记本电脑扩展坞在商务办公领域十分常见,各笔记本厂商也针对自家产品需要推出了相应的笔记本扩展坞。

与扩展坞相比,端口复制器只是充分发挥笔记本电脑I/O控制器的潜力,并不具备额外的扩展能力。
与扩展坞相比,端口复制器只是充分发挥笔记本电脑I/O控制器的潜力,并不具备额外的扩展能力。

除了扩展坞,还有由此延伸出来的端口复制器(Port Replicator)。两者大的差别在于它的扩展能力。端口复制器只是转接机身中控制器的端口,而扩展坞则有更多的USB接口,PCMCIA接口,PCI插槽等等。

相比传统的“屌丝”扩展坞,这样的多媒体扩展坞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比传统的“屌丝”扩展坞,这样的多媒体扩展坞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们拿一些实物来现身说法吧,比如说惠普这款HSTNN-110X扩展坞,不仅配备了目前流行的eSATA、DisplayPort、HDMI等主流接口,甚至DVI及PS/2等现在已经“非主流”的接口也一应俱全。笔记本电脑与它接驳后如同突然间长出三头六臂,应付再多的外设也游刃有余。还有一些更加高级的扩展坞甚至集合了独立显卡,比如索尼VAIO Z219的扩展坞方案,就将独立显卡、光驱等这类高发热以及占空间的部件全部以扩展坞的方式呈现,由此打造出了在轻薄水平上达到顶尖水准的17mm机身和1.18kg净重。或许也是受此启发,为了将超极本的外形设计得更加犀利,英特尔在发布第二代超极本标准时也推出了扩展坞设计。这个超极本专用扩展坞将通过雷电接口与超极本连接,但英特尔对制造商具体实现扩展坞的接口组合采取了非常宽容开放的态度:英特尔建议配置基座应该包括一个迷你Displayport显示接口、通过DP实现的HDMI接口和一个通过USB连接实现的D-Sub接口。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扩展坞已经脱离了单纯的接口扩展角色,在保持扩展性的同时,也在设计时引入了更人性化和多媒体化的设计。比如惠普的笔记本多媒体扩展坞,除了拥有传统扩展坞的功能外,多少与变形金刚有点类似—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倾斜度及高度,增加使用舒适性,并集成了多媒体音箱。

不可否认,扩展坞的确很强大,但扩展坞的块头实在是太庞大了,不适合随身携带。既然集合式的不行,那就来“零散”的。笔记本电脑厂商很快又想到了接口设计变通的途径—转接头方式!

分享到:

用户评论

用户名:

密码: